姚淑苹自传

 

 

姚女仕祖籍江苏扬州,西元1953年出生于台湾北投。父亲当年为扬州大厨,烧得好一手江浙名菜,姚女仕自幼便时常在炉灶间看父亲准备料理。父亲小时候的教导便是,从切菜的时候,光是切葱花的大小,便可以看出一个人细心不细心;从红萝卜雕花的工艺之中,便可以看出一个人有没有恒心;从料理的味道当中,便可以品尝出这个人实际不实际。一个成功的人,往往都是从小地方就可以看出来;煮菜若是火侯不对,色香味只要少了一样,纵使再好的一盘菜,也是浪费;菜烧的再好,摆设的碗盘花样甚至到上菜的次序、位置,都会影响到这盘菜给人的整体感觉。不可否认的,姚女仕的父亲从小对姚女仕在人事物的启发上,影响深远,导致姚女仕日后对于个人作品理念上的坚持,仍流传着父亲对于名菜料理上的一种精神,姚女仕相信,在天上的父亲,至今仍是亲眼看着她完成笔下所画出的每一幅图画。 /p>

 

可惜姚女仕年幼的时候,父亲身体便不是很好,国小到高中之间,姚女仕知道唯一能有机会画图的,便是课堂上的美术课;姚女仕笔下的才华从素描、水彩、甚至工整的文书都可以展露出来,虽然当时浅浅接触过油画,但深黯家境并非十分富裕,不要说日后专读美术班,甚至连买画笔、油墨、画架、甚至油画布,对她来说都是一种奢望;她内心知道,自己只有高中毕业后,尽快进入社会工作,才能帮忙父母分担家计,照顾两位远比她年幼的弟弟,如果从事艺术行业,只会更加添父母的负担。故此,姚女仕一毕业随即受到震旦行的赏识,短短数年便晋升到了财务部副理,也结识了至今携手超过50年的丈夫,共同生了三个孩子。

 

随着台湾经济起飞,姚女仕婚后和丈夫一起开设经营室内设计公司,不仅相夫教子,姚女仕第一次结合其艺术及面包的本能还是在众多室内装潢的案子中,逐渐发展出来,姚女仕与丈夫共同将她对美的哲学,藉由室内设计的装潢中发展出来,其中也经历了不少大案子,包含震旦企业、数位企业家经营者豪宅、及当时红及一时日本侬特俪速食店。孰料,80年代末期,台湾股市大崩盘,姚女仕与丈夫投资在股市及房产营建业上许多案子都血本无归,才又令姚女仕与丈夫重新思考对人生的定义,最后决定移民国外。或许是自己血液里天生就流着那股开朗热情、不屈不挠的个性,姚女仕在充满众多亲朋好友反对声浪之下,毅然坚持移民到阿根廷。为了这个决定,造成了日后十年辛苦的日子,但姚女仕至今没有后悔过;因她深深知道,当初这个决定是对的,若是当时没有那么一股冲动,姚女仕自认不会有今天的她,更不会有她画笔下展现出所有对灵魂、对生命力的憧憬及感触。

 

姚女仕第二个人生可以说是从38岁时移民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市开始,如果你不了解阿根廷,你很难真正了解到姚女仕画里的那种味道。姚女仕的画就像是阿根廷的国家足球队,踢起来节奏慢慢的,就像她的画需要你细细品尝;攻击一旦发动,却都要打中目标,以足球的术语来说,就是每一次的有效攻击,背后蕴藏的是许多多元组合的成份,她的每一幅画后面,都述说着一些小故事和小插曲,待人慢慢发觉。
在20年的移民生活当中,早期开店经营虽然辛苦,但闲暇休假之余,总能充分体​​验人生,包含开始接触油画工艺、跳得一脚波卡风情阿根廷探戈、碳烤一手阿根廷风味烤肉、从北到南把阿根廷走一遭有次,不慎扭伤手腕,使她担心再也无法执笔,不过上天终究是有情有义,没有让她在人生的低潮中放弃了自己的天份,而使她更加懂得如何知足常乐。
 

人生的辛苦不会是永恒的,姚女仕在50岁之后终于可以开始过着退休般的田园野鹤生活,结合50多年的人事物经历,所有走过的场景如发酵般的在她脑海中形成仿佛一部戏,不停的流转着、酝酿着,启发出她在幼年时未能完成的梦想,完完全全掷起画笔,把余生贡献在华人艺术圈里。在数年前一次的偶然巧遇,与台湾苗栗县印象派大师邱世伟老师展开交流,在邱老师身上学到许多过去外国不曾接触到的画风​​,结合中西文化,姚女仕的画作日渐独树一格,让人无法置信的事是姚女仕近两年才开始转作职业画家;她的画就和她的人一样,会让你完全料想不到她已是一位年近70的祖母级人物!
姚女仕的绘画生涯,现在才开始正要大放异彩;相信,姚女仕还可以继续画好久,把她所有精彩的人生,一点一滴的呈现给大家看!